其他
研精究微,始成体系 ——《〈诗经〉翻译探微》评介
研精究微,始成体系
——《〈诗经〉翻译探微》评介
01
引言
02
《探微》的基本内容
03
探微发幽与宏观思考的有机结合
第一,探赜寻幽,建构古典汉语诗歌的翻译方法论体系。本书以多个《诗经》英译本的近200篇诗歌为研究对象,以阐释学和文化翻译的观点对《诗经》文学的性质和翻译方法论进行了论述。作者深入细致地研究了《诗经》名物、修辞、韵律、意象、题旨等微观元素翻译的现状,对不同译家的译文进行比照评判,归纳了《诗经》微观元素翻译中出现的倾向和问题,系统地提出了一套《诗经》微观元素的翻译方法,建构了《诗经》翻译的方法论体系。作者以对《诗经》翻译大量而系统的研究,实现了《诗经》翻译研究从零散到系统的过渡。《探微》在《诗经》翻译领域具有开拓性和里程碑的意义,因为以往的《诗经》英译著作只是零散的论及某几个方面的英译方法,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本书既从理论上弥补了以往《诗经》翻译研究中对微观元素翻译理论研究的不足,又从翻译实践的角度厘清了微观元素翻译的具体可行的方法和适用条件,为后续《诗经》翻译和其它古典汉语诗歌的翻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框架。 第二,突出对《诗经》翻译的本质问题———《诗经》文化传统的探索。这对推动文化诗学视角下的《诗经》翻译研究有指导意义。作者把《诗经》翻译研究上升到本体论性质的高度,深入探讨了《诗经》题旨的翻译问题,坚持题旨是《诗经》文化传统的本体的观点。长期以来,关于《诗经》的诠释产生了不同流派,“其琳琅满目的解读多样甚至互不兼容”(顾明栋,2017:185)。书中对《诗经》题旨翻译的归纳和分类方法是前人没有提出过的,体现了作者犀利的学术眼光和洞察力。在题旨的翻译问题上,作者没有囿于译界名家的权威,分门别类地指出中外译者题旨翻译中的欠妥之处。这也证明题旨的翻译是译诗的首要任务。《诗经》文化的本质是经世治国的政教文学。因此,翻译《诗经》时要坚持政教性和文学性并重的原则,因为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相互依存,构成一体(李玉良,2015:158)。第三,多维视角,独出见解。作者对《诗经》微观元素的翻译现状和问题概括全面,条分缕析,所提出的《诗经》微观元素的翻译方法系统全面。例如,作者从中英诗歌比较的角度对《诗经》韵律翻译方法的研究,是先前的《诗经》研究者所没有触及的领域。从翻译问题和倾向的分类到翻译方法的归纳,作者都独辟蹊径,不沿袭前人的观点。例如,对《诗经》意象翻译的研究,作者超越了以往翻译方法论中“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等二元论的窠臼,针对“意”与“象”相互关系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一套系统而详细的翻译策略和原则。这是建立在作者多年来熟谙汉学及中西方语言文化交流历史基础之上的思考,体现了作者不为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逻辑所囿,着眼于文化交流与共同发展的宏大视野。 本书的亮点之一,在于作者对中国典籍外译所体现出的变异性给予了密切关注。作者通过对《诗经》翻译实践的观察分析,把文学翻译变异性从理论上阐释为目的语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形成了翻译当为中西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理论观点。作者提出,《诗经》翻译的变异性也是《诗经》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接受的内在动力。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观点看,唯有经过翻译变异,而非固守异质性,我国本土文学经典才有可能走向世界文学,并成为其发展的动力。文化间的异质性使得翻译需要把原文本用其它语言和文化符码进行创造性转换才能具备可接受性。翻译文本为了适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和表达习惯,要经历多个层面的变异。因此,原文本和译本之间存在着一道沟堑。沟壑之处即为变异之处(曹顺庆,2018:128)。变异是翻译在异质文化中积极融通的表现,也是文学翻译的创造性特点的反映。可以说,作者的《诗经》翻译研究,从我国文化经典翻译的场域,与曹顺庆等学者形成了呼应和共鸣,将有力促进翻译变异理论的发展。
04
结语
[1]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M]. London: Routledge, 1995.[2] 曹顺庆. 翻译的变异与世界文学的形成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 (1):126-129.[3] 顾明栋. 《诗经》阐释的盲点与洞见——兼论其对中国诗学理论的贡献 [J]. 江苏社会科学,2017, (3): 184-194.[4] 李玉良. 论《诗经》文化传统的翻译 [J].外语学刊,2015, (5): 155-158.[5] 王东风. 跨学科的翻译研究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延伸阅读
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室
微信号:CP-English
点击“阅读原文”选购图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